中美經貿摩擦不會減緩中國5G發展

隨著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商用牌照的發放,5G向著“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目標又前進了一步。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頒發了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批准四家企業經營“第五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

40個城市將率先感受5G速度

在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高級諮詢師李朕看來,5G商用牌照的發放,意味著我國5G產業鏈基本成熟,已具備5G商用的條件。

“過去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在試點城市佈局,驗證一些網絡終端、技術是否達到技術標準,雖然做了不少業務端的實驗,但這些業務多數是以免費形式切入的,運營商的投入並沒有足夠多的產出。”在電信行業專家付亮看來,由於沒有正式牌照,運營商雖然做了一些5G規劃,但仍然要等牌照正式發放後,才能繼續推進。

目前,三家電信運營商都表示,今年將在40個城市進行5G網絡的覆蓋。其中,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城市名單相同,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城市。中國移動還給出了時間表——將在今年9月底前開展大規模商用;中國聯通在40個城市已推出了5G演示體驗廳,下一步,將開展5G主題的體驗活動,讓更多的消費者參與體驗5G服務;中國電信表示,積極探索和推進5G網絡共建共享​​,降低網絡建設和運維成本,確保優質的網絡質量和豐富的應用服務。

“相信今年從網絡建設到運營商、終端廠商,再到5G消費端,都會在原來基礎上以更快的速度向前發展。”在付亮看來,不僅是運營商,為了迎接5G快速平穩落地,許多地方政府也做了大量準備。

廣東省是全國率先在5G領域發力的地區。 2017年6月,全國第一個5G基站在廣州大學城建成。在隨後兩年的時間裡,廣東省5G基站數量已超14200個,僅廣州一地建成的基站數量就達到7100個以上。廣州與深圳作為5G試點城市,分別構建了醫療、教育、超高清視頻等應用場景。

今年4月,廣東移動在省內成立了首個以推動5G產業發展、加快5G商業進程為目標的產業聯盟,其中不僅有通信設備廠商、芯片和終端廠商,還有來自能源、汽車、銀行、家電等各垂直行業的單位。到2020年底,廣東省5G基站將累計達6萬座,廣東省5G產值預計超3千億元。

中美經貿摩擦不會讓我國5G發展步伐放緩

在中美經貿摩擦升級下,有人擔心,華為在一些海外市場受到限制,將影響我國5G商用的整體進程。

“我國擁有設備商、運營商和終端商的5G全產業鏈結構。”李朕告訴記者,從賽迪顧問發布的《5G產業與應用發展白皮書》中可以看出,5G產業鏈的佈局上,我國企業已經在上游、中游和下游都有了佈局。

“5G產業是全球各個國家和通信產業共同努力的結果,而不是某一個國家的一言堂,因此只有全球各國互相協作,才能支撐5G成功落地。”李朕說。

付亮判斷,中美經貿摩擦不會讓中國5G發展步伐放緩。 “按照中國的技術實驗進程,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和英特爾等設備商都完整參與了各個階段的實驗,5G商用牌照發放後,這些企業就可以接受三家電信運營商的訂單。”付亮認為,更多企業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如果有國家選擇不讓中國企業進入,只會讓他們的企業在市場選擇上變少。

通信網絡產業觀察者張弛的判斷是,一些國家在4G網絡建設中使用的已經是華為供應的設備,如果在5G網絡時代他們選擇其他供應商,對其網絡從4G到5G過渡的穩定性,也將產生一定影響。

從消費端看,5G商用牌照發放後,普通民眾更關心的是,飛入尋常百姓家還要多久?

中國聯通表示,截至目前,華為、中興、OPPO、vivo、小米、努比亞等10餘家國內知名廠商都已向中國聯通交付了首批20多款友好體驗終端。目前,基於5G非獨立組網架構研發的芯片比獨立組網更加成熟,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5G項目組負責人王友祥告訴記者,和消費市場最先見面的將以非獨立組網模式的手機設備居多。

而對於手機的價格,付亮認為這需要一定時間,要逐步下調,“現在可能要花8000元以上,到明年年初可能是5000元左右,就相當於降了近一半的價格。”

在資費領域,中國聯通前期已經做了儲備性的研究規劃,發牌之後,會加快5G套餐的研發進度。面對消費者市場,5G收費模式與4G產品既有承接又有創新,流量是其中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會根據5G業務的技術特點研究新的計費模式;而中國移動表示,移動的客戶“不換卡”“不換號”就可開通5G服務。

從垂直行業看,付亮認為,今年下半年還是一個應用的培育期和實驗期。隨著5G網絡越來越成熟,一些垂直領域的企業可以搭建符合5G特點的實驗網絡,探索把傳統的業務逐漸轉向5G網絡環境下進行。

面向B端的客戶市場,中國聯通表示,5G服務結合網絡的建設將更個性化和場景化,預計會根據客戶需求,一客一策,推出基於場景的多元化收費模式。

脫離“劑量”談輻射危害不科學

隨著三家電信運營商在試點城市開始基站建設,有不少人對5G基站的輻射問題表示擔憂,甚至有人呼籲叫停5G。

通常人們認為,5G的高速率、低延時等服務要依靠大量的基站來實現,基站數量會比4G網絡多。但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與終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男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不能籠統地說5G基站數目一定比4G多,這需要綜合考慮覆蓋範圍和業務量的需求。”基站的建設數目和很多因素有關,包括運營商部署的頻率位置、業務量需求和通信技術的頻譜效率等。

李男指出,例如交通樞紐、高校、體育場館等業務量熱點地區,所需的基站數目更多,而普通城區、郊區、農村等業務量較低區域,只需要保證覆蓋需求即可,對站點數目需求較低。

與美國使用30GHz以上的毫米波不同,我國的5G頻段都在6GHz以下,接近或與現有4G的頻段相同,這將大幅降低我國5G基站的覆蓋數量。李男錶示,預計在初期運營商會把5G基站建設在現有站址上,數量跟4G大體相當,“未來我們會根據業務發展情況建設小站、微站,這些基站的功率更低,輻射也更小。”

張弛多年來一直在做關於手機與基站輻射的科普工作,他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輻射分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如X射線、伽馬射線、中子射線等,這些電離輻射的頻率非常高、能量很集中,可以打破人體的化學鍵,導致人生病或死亡;另一種是非電離輻射,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無線電頻輻射、微波輻射等,其特點是頻率低、能量弱,這種輻射對人身體只會產生熱效應。

5G基站所產生的輻射就是非電離輻射,其輻射來源於基站上的天線,而在基站正下​​方的輻射值很低,因此,在房屋頂上建基站,對樓裡的居民健康並不會產生影響。

一些居民拒絕基站入駐社區,對此,張弛認為,基站離社區越遠並不意味著人體接收到的輻射越低,因為手機距離基站越遠,為了能正常通訊,手機的功率也就越大,這時候,手機因離人體距離近,人體接受到的輻射量會更大。

張弛表示,與3G、4G不同的是,未來5G基站建設主要會以微基站為主,單個基站的輻射量會變得更小,人體所受的輻射總量會變得更低。在張弛看來,無論是哪種輻射,脫離“劑量”談輻射危害是不科學的。 “我們身處的環境常常存在輻射,手機也有輻射,要看輻射的危害有多大,要看輻射量在不在安全範圍內。”

為了防止電磁輻射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我國先後製定出台了《電磁環境控制限值》等7部法規和國家標準,對電磁輻射規定了分級標準,其中規定了通信頻段功率密度應小於40微瓦/平方厘米。

縱觀其他國家,美國和日本的標准在600微瓦/平方厘米,歐盟是450微瓦/平方厘米,經過長期實踐檢驗沒有發現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而我國的標準遠遠高於其他國家。此外,根據我國相關環保法規,運營商通信基站建設須依法進行環境影響登記備案。

來源:中國青年報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